乡村集市作为农村经济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体察农村生活、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毛细血管”,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民生日常,一头连接着农村群众生活的便利度,一头连接着农村消费环境,是事关群众日常生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集市成为“乡村烟火味”和“浓浓乡愁”代表,“晒”赶集照片,发赶集视频,逛集市成了人们的新时尚。但是,目前,乡村集市存在缺乏规划、交通拥堵、污染环境等问题。乡村集市是乡村经济的命脉,为了进一步规范集市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乡村集市有“烟火味”,更有“文明味”,为此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集市。政府要将乡村集市作为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出台指导性文件,指导各地区根据不同的地理地形、人文特点、传统民俗等,科学规划农村集市地点和摊位布局,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同时,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产品供给,推动集市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集购物、餐饮、观赏、休闲于一体的综合集市,在方便周边群众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吸引客流,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活力、添动力。
二是文明引导,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农业农村等部门,围绕群众多元化需求,加强协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指导各地区依托乡村文明实践站、文化站等阵地,开展乡村集市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交通引导、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平安建设等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树立文明新风尚,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便民优质服务。
三是加强管理,不断提高集市运行质量。执法部门要定期开展专项巡查,重点检查摊位摆放、占道经营、产品质量、环境卫生等问题,确保乡村集市规范运行,让集市不仅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更成为服务群众、促进交流的“乡村会客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