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旅游安全应警钟长鸣!
发布:2025-10-13 来源:  作者:  浏览量:1 

 

        2025年5月4日,贵州毕节黔西市新仁乡乌江百里画廊景区六广河水域遭遇突发大风发生游船倾覆事故,造成4艘船倾覆、84人落水、70人受伤、10人遇难。贵州游船倾覆词条短时登上网络热搜榜首,微博平台超3.6亿次阅读量背后,是全网对“水上旅游安全”的震惊与拷问。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诗和远方”成为现代人的刚需,如何更好守护生命的安全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时代命题。贵州游船倾覆事故表面是突发强对流天气引发的灾难,实则暴露了水上安全管理存在缺陷,这场用生命换来的警示,必须化作重构安全防线的案例警示。建议:

 

       一、构建智慧预警体系。“气象部门-旅游景区-水上企业”三方联动,建立水上“智能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气象、水文数据,做到预警信息秒级推送,遇到恶劣天气预警信息自动停运。建议为游船配备微型气象站和AIS避碰系统,实时接收气象部门的禁航指令。同时,推广“救生衣感应报警”技术,未穿戴救生衣无法启动游船,实现强制穿戴救生设备。

 

       二、强化水上安全监管。交通、文旅、应急等部门要理清责任,打破“九龙治水”困局,明确权责清单,对超载、违规航线、带病运营等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改。建议对企业实行终生追责制,对履行责任不到位导致人员伤亡的企业严肃惩戒,并纳入行业禁入“黑名单”,并将安全记录纳入企业信用体系,倒逼企业从“被动防范”到“主动防范”。

 

       三、加强培训应急演练。应急、旅游等部门应对涉水旅游企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作出强制规定,推行水上作业人员“适任证书+应急能力”双轨考核,特别是加强极端天气下船舶操控、紧急停靠、疏散指挥等专业培训,模拟突发险情开展实战演练,提升水上作业人员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真正做到为游客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