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亲子游市场持续升温。但与亲子游火爆的当下,多子女家庭却面临着不友好的尴尬。目前旅游景区亲子票只有“两大一小”“一大一小”套票,铁路客运也规定一名成人仅可免费携带1名6岁以下不占座儿童,超出儿童需购票。票务模式的单一滞后,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的消费成本,抑制了消费意愿,也与我国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不相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亲子票不仅丈量着民生服务的精度,也承载着社会治理的温度。亲子票多元化看似“小切口”,却是降低养育成本、传递政策温度的重要场景。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推动票务服务供给从“适单孩”到“适配多孩”转型,让多子女家庭真正“生得起、养得好、玩得动”。
一、加强顶层设计。政府应出台专门针对亲子游的产品标准,将“多子女家庭票务优惠”纳入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制定《亲子服务设施票务管理规范》,要求景区、交通、文化场馆等提供“两大两小”“一大两小”等套餐选项,并设定折扣标准。
二、实施补贴机制。制定税收减免政策,对积极响应政策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开发适配多子女家庭的消费产品。整合公安户籍、卫健生育登记数据,在铁路、文旅等购票平台开通多子女家庭认证通道,自动推荐适配票务方案,为多子女家庭提供便捷票务服务。通过文旅APP,向多子女家庭定向发放消费券,覆盖乐园、酒店、演出等场景,让更多家庭体验到生育政策的温度。
三、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卫健、文旅等部门,要通过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多种方式,普及多子女福利政策,让更多家庭及时了解政策信息,享受优惠政策。同时,设立“生育友好单位”荣誉奖项,对推出创新服务的企业的予以表彰宣传,树立典型,扩大影响,营造生育友好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多子女家庭真切感受到“生育有支持、养育有保障”的社会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