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区政协党组安排部署,7月22日至24日,区政协社法委牵头,组织民盟界别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海深酒店、宝季餐饮、弘茂酒楼等餐饮企业,围绕“如何发展好、规范好、经营好外摆经济,助力餐饮行业健康、持续、向好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支持规范外摆经济助力餐饮业持续发展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现将全文报告如下:
支持规范外摆经济 助力餐饮业持续发展
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餐饮企业、餐饮店,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为寻求发展空间,不少企业尝试发展外摆经济,以更接地气的销售模式、更亲民的价格、更优质的品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区域设置不够合理、管理标准不一、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存在隐患、存在无序竞争等。外摆经济作为充满活力的创新经营模式,不仅关乎企业经营发展,更是提升城市烟火气、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放得开,更要管得好,才能实现城市精细化与繁荣外摆经济的共赢。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外摆经营,注重便民利民。政府要研究制定统一的餐饮外摆经营管理办法。结合城市规划、交通状况、市容环境及居民生活需求,优先在居民聚集区、商业街区、休闲广场、交通枢纽周边等便民场所,合理划定允许设置外摆的区域,明确限制区域和禁止区域,发布“摊区地图”。对外摆经营的时间、范围、设施规格、卫生保洁、垃圾处理、油烟噪音控制、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制定清晰可执行的管理细则。标准设定应兼顾规范管理与服务便利性。市场监管、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协作,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管。持续提高外摆经营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柔性执法,对于首次轻微违规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以教育指导、责令整改为主,对涉及食品安全等底线的违法行为则严肃处理,强化疏堵结合,避免“一刀切”式管理,为服务民生的合规外摆创造良好环境。
引导特色经营,拓展消费场景,丰富便民供给。鼓励大型餐饮企业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利用外摆空间发展差异化、品质化且贴近民生的餐饮服务。鼓励企业挖掘地方饮食文化,开发特色菜品,同时注重提供高性价比、方便快捷的便民餐食(如早餐套餐、工作简餐、家庭分享装等)。提升外摆区域的用餐环境和服务水平,确保便民服务不打折扣。支持企业与主流生活服务平台合作,上线外摆特色套餐或服务,进行线上引流和便捷点餐。鼓励在合规外摆区域举办贴近居民生活的主题餐饮活动(如社区邻里美食汇、平价夜市、早餐推广等)。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可支持举办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便民美食节、社区餐饮服务周等活动,将规范的外摆经济融入服务市民日常生活的消费新场景。
激发消费活力,服务民生需求,促进社区融合。建议政府采取综合性措施,提振餐饮消费信心和意愿,并充分发挥外摆经济服务社区的功能。研究发放面向餐饮消费的通用或定向消费券,重点覆盖在合规外摆区消费的早餐、简餐、大众化套餐等便民项目,切实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刺激需求。加强正面宣传,倡导健康、理性的餐饮消费文化,鼓励居民进行正常的朋友聚餐、家庭聚会及日常便民消费。在允许外摆的重点区域,同步优化照明、休息座椅、遮阳避雨设施、公共交通衔接、非机动车停放、公共卫生间指引等配套服务,提升消费便利性、舒适度和体验感,真正方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