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政协委员工作室
在区政协的正确引领下,在各级农业部门及区政协农业委的鼎力支持与悉心指导下,苹果产业政协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全区苹果高质高效发展的总体目标,用“心”倾听、为“爱”协商,把委员作业“写”在田间地头,助力全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培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发挥驻室委员专长特色,深入基层一线宣传推广土壤肥力提升、病虫害绿色防控、老园改造、高光效树形培养等先进适用技术。今年以来,先后在糜杆桥镇七家门前、姚家沟镇姚家沟村、范家寨镇湫池庙村等地举办果农培训会10场次,培训人员达691人次。
下乡进园,助力解决实际问题。在生产关键时期,政协委员工作室领衔委员曹儒带领驻室委员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协助果企、果农解决生产难题。先后深入雍丰果业、雨嘉果业等10余家果企及张家沟、大沙凹、齐村、北水沟等村组,指导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花期冻害预防、老园改造等技术操作,把暖心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培育典型,引领果业高质发展。政协委员工作室选定曹儒、侯智涛两名同志,分别在绿宝果业、金圣果业蹲点驻园,全程跟进生产过程,协助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实施标准化管理与精细化作业,培育具有高水平管理、高质量产品、高效益产出的果园标杆,为探索苹果产业“凤翔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献计出力。
九三学社界别政协委员工作室
九三学社界别委员工作室在区政协的精心指导下,根据界别特色、区域特点和委员特长,聚焦健康卫生、文化娱乐、村级经济建设等方面,充分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组织开展特色社会服务活动,努力营造委员主动履职、社员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树立新时代九三学社基层组织履职建功的良好社会形象。
永葆政治本色,强化根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先后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活动5次,不断强化提升社员政治素养。同时,注重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政协委员工作室工作有序、履职有效。
积极建言资政,服务大局。聚焦全区中心大局,发挥自身界别优势,主动发挥委员工作室职能,广泛参与政治协商、座谈、调研等活动,为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尽智出力。政协委员工作室成员围绕高质量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内容,提交意见建议10余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主动担当作为,助力发展。先后组织驻室委员及社员、书画家深入企业、村组,开展“入企问计问需 助力创新发展”“送清凉、送健康”等基层社会服务活动,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发展信心、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助力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凝聚共识、贡献力量,进一步拉近了政协委员与群众的距离,展现了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南环路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
南环路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反映民意、服务民生”为宗旨,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创新工作模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履职基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按“六有”标准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政协委员工作室,实现硬件、布局、制度标准化,为委员履职筑牢根基。严格落实“群众接待日”制度,每月5日、20日固定开展活动,组织委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开展接待活动10次,收集意见建议12条,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政协贴近基层、委员服务身边的工作实效。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履职能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确保学习效果。同时,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升驻室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社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五微”服务,提升治理效能。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群众事无小事的原则,开展“五微”服务(微建议、微协商、微讲堂、微服务、微公益)。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累计收集环境卫生治理、物业管理提升等方面建议16条;组织微协商活动2次,解决了施工噪音扰民、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围绕“医保政策解读、垃圾分类知识”等主题举办微讲堂4场,惠及群众200余人;真情实意地为辖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微服务活动10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0户,开展微公益活动3次,实现了政协协商和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图文/ 刘红霞 刘美)